宜生月刊|肉牛长途运输应激防控措施
运输应激并不是由运输这一个应激源导致的问题,而是在运输过程中多种应激(如热,冷,风,雨,环境改变,禁食,颠簸,驱赶,合群以及动物自身产生的心理压力等)的共同累加作用下导致的,一旦处理不好,轻则产生产能下降,受益降低,重则会导致肉牛发病甚至死亡。
对于运输应激,可以从购牛,运输和入场后处理三个过程着手,管理好应激源,增强机体抵抗力。购牛过程,牛的品种选择,来源,体重大小,健康程度评估,运输时间,疫苗免疫,电解质的补充等等都关系到即将购买的牛的耐受性,也就是抵抗力。运输过程中更多的是一些针对应激源的细节管理,比如尽可能的选择专业的运输车,找有经验熟悉路况的司机,在装卸过程中,尽可能借住缓坡,赶牛通道,减少粗暴驱打等降低牛群应激。


牛入场之后,恢复干物质采食量是重中之重,育肥场一般也选择用干物质采食量来衡量牛群的恢复情况。入场后的半个月内牛群的采食量肯定低,那么日粮的营养浓度需要调整有两个重点关注:增加钾离子的摄入也就是在水里添加电解多维等,再有就是添加机体免疫力的中药进行提高抗病能力,例如(黄芪多糖,清温败毒散,板清颗粒)等。


改变投料时间,在热应激期间,通过改变投料时间来促进肉牛采食,下午增加投料比例,晚上凉爽时牛就可以多次出来采食。在热应激条件下,无论是否给牛进行遮荫处理,只要改变投料时间,也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牛的采食量和日增重。增加投料次数和推料频次:应激期可将饲喂次数增加到3次,不仅可以使瘤胃PH值处于一个稳定的范围,瘤胃更健康,同时还可让牛随时采食到更新鲜的饲料,增加采食量。使用优质的粗饲料,对于育肥牛而言,粗饲料的作用更多的是刺激反刍,维持瘤胃健康,因此粗饲料可以选择当地产量丰富的优质粗饲料,如玉米秸秆,稻草,麦草,花生秧等。粗饲料饲喂时要切短至3—5cm,切勿饲喂发霉变质的粗饲料。饲喂优质不发霉的粗饲料可以减少牛只的热增耗。保证充足的饮水,但小牛刚进场12小时内控制其饮水,由每次饮水3—5公斤逐渐过渡到自由饮水。


新进小牛经过长途运输机体免疫力迅速下降。所以在装车之前可以选择注射长效抗生素,例如加米霉素,泰拉霉素等高效长效的抗生素,来防治长途运输带来的呼吸道疾病。同时在牛的另一侧注射口蹄疫疫苗来防控口蹄疫。牛群下车之后可以注射科特壮来缓解长途运输带来的疲劳,也起到活跃机体免疫细胞的作用。牛群进场第二天开始每天早晨连续7天量体温,体温超过39.3℃的牛打退热针,例如(氟尼辛葡甲胺,柴胡注射液)等,同时观察牛群的采食状况和粪便形态,对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对症处理。

总结:新进牛运输应激管理首先一定是挑选健康牛的把关,选择适宜的天气,最大程度控制运输时间,进场后科学的饲养过渡管理。疾病防控方面考虑药品的长效和副作用低的药物。综合上述防控措施一定会把牛只伤亡降到最低,也能快速的恢复牛群的健康状态。

上新|细菌总数和菌落总数的区别
上新|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申报开始啦!


■以上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0633-8516881删除